首頁關鍵字

首頁關鍵字

首頁 /
焦點 /
「南方崛起」南台灣標竿藝術盛會 疫情後的藝術饗宴

「南方崛起」南台灣標竿藝術盛會 疫情後的藝術饗宴

2021-11-16
記者 洪淑玉 / 高雄報導 報導

第九屆高雄藝術博覽會將於11月19至21日於城市商旅真爱館盛大展開,匯集來自台灣、韓國、澳門等近40家畫廊共襄盛舉,另外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的「高雄漾藝術博覽會」也於駁二藝術特區P3倉庫同期舉行!本屆博覽會以「南方崛起」為主題,多間紮根高雄的畫廊如琢璞藝術中心、正觀藝術、福溢畫廊、輕映19藝文空間、未藝術、麥克道夫畫廊皆共襄盛舉,並特別邀請高雄前輩藝術家蘇信義、盧明德與青年藝術家李恒、許芝綺、黃敏哲分別於兩特展間展出,同時舉辦南部當代藝術論壇,開啟當代藝術在地的新興力量與國際藝術的聯結。

高雄藝術博覽會總監暨大苑藝術創辦人張學孔。 高雄藝術博覽會總監暨大苑藝術創辦人張學孔。

特展方面,除了「URBAN TAIWAN 台灣潮」特展將呈現由黑雞領軍的五位重量級塗鴉藝術家作品外,還特別首次推出以全球最夯的NFT為主題的「Tez Dozen X akaSwap NFT 藝術特展」。 本屆南方特展區由獨立策展人曾學彥規劃,以大高雄地區的創作環境為策展範疇,由前輩藝術家領頭、青年創作者延伸,繞著地球一路向南,直到極地所在,共同為藝術的未來指路。 「一路向南」展出藝術家李恒、許芝綺、黃敏哲的作品,三位在高雄創作的青年藝術家即使足跡已經踏過世界他處,仍堅持留在家鄉根植故土,以藝術之名持續前行。李恒的金工作品,穿梭編織微型雕塑中的空間,與台灣原住民的孩子共構山海故事。許芝綺的陶瓷作品,以輕薄飄逸的姿態,突破物理定律求得詩性空間。黃敏哲的平面繪畫,在兒時記憶與未來的期盼之間,鋪陳內在空間。 「極地所在」展出同為「高雄文藝獎」得主的高雄代表藝術家蘇信義、盧明德的作品,形式跨領域、跨媒材,橫越時空將創作推向極限之處。此次為二人首次在飯店型博覽會發表全新作品,為本屆高雄藝術博覽會開創全新面貌。蘇信義以史詩級抽象繪畫,輔以現成物拼貼,跨越時空與巴洛克時期大師卡拉瓦喬深度對話。盧明德以複合媒材顛覆記憶,重塑生物環境,預言生命的離奇境界。 本次論壇邀請到李錦明博士主講「超越南方-高雄藝術現況」,針對高雄藝術界於解嚴後之重要事件與生態發展進行說明分析,釐清高雄藝文發展的關鍵成因。另外將由藝術家林烯俊帶領大家以「現當代南方藝術的生態與視野」深入南方藝術產業與生態現象觀察,及藝術家多元能量的提升和公部門推動在地藝術產業的契機。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ART KAOHSIUNG 高雄藝術博覽會首次展出NFT 藝術特展 NFT藝術是席捲全球的新世代藝術鑑賞和藝術投資新熱潮,今年高雄藝術博覽會首度展出「Tez Dozen X akaSwap NFT 藝術特展」。Tez Dozen為一全新藝術計畫,由插畫家川貝母與數位藝術家王新仁的跨域合作。川貝母為台灣第一位被《紐約時報》跨海邀稿的插畫家,而王新仁則是第一位登上世界頂級NFT藝術殿堂《Art Blocks》的數位藝術家。Tez Dozen將與亞洲第一個以「綠能區塊鏈 Tezos」 為基礎的多功能藝術品NFT交易平台「akaSwap」跨界合作,並結合akaSwap推出的akaDAO,以多重NFT的概念於2022高雄藝術博覽會235展間呈現。同時也將於11月20日(六)下午4:20至5:20在ROOM 238舉辦 Tez Dozen藝術計畫座談會,特別邀請到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助理教授羅禾淋擔任講座主持人,與Tez Dozen藝術計畫的兩位藝術家王新仁、川貝母、此藝術計畫之經理易君,共同談論Tez Dozen藝術計畫的創作歷程。 多元兼容國際視野 南方藝術百花齊放 作為台灣11月的標竿藝術盛會,以南部在地畫廊為主、並邀國內與東北亞、東南亞畫廊共同建立亞洲藝術產業交流平台,整合台灣中南部之藝術資源,致力將其推廣於國際,並實踐深耕亞洲當代藝術的目標。 這次參展畫廊中,琢璞藝術中心推出來自高雄在地的新銳藝術家淩明棕,繪畫手法直接以色塊表現,充份體現塞尚的「當色彩完成了,線條也就出來了」之理念。淩明棕將繪畫主題聚焦在都會人生萬象,秉持身為藝術家的使命與責任,認為藝術實踐的真諦就在真實“傳達時代精神”。得益於設計師的工作,對女性特質觀察入微,演繹許多不同面貌的臺灣當代都會女性,作品中女性形象鮮明且饒富話題性。 致力推展青年藝術家的未藝術空間WINWIN ART,期望以微型聚落的概念經營,提供藝文工作者交流對話及展演平台,期望打開當代藝術在高雄的不同面向與視野,讓好的藝術自由延展出意涵旨趣,跳脫既有的形式框架與觀者對話,這次參展的藝術家日本香月美菜,以「最低限度的行為/一筆劃成(One stroke)」來完成所有的作品,以世界上最古老的合成顏料,源自3500年前於埃及的寶藍色(又稱為「Lapis Lazuli (青金)」),以藍作為人造顏料的象徵,表現出材料本身的力量與形態,回歸材料的本質思考。除了日本藝術家外同時也展出高雄在地的新銳藝術家,不但凝聚南方能量同時對外連結國際聚點,促進多元化的藝術交流機會。

第九屆高雄藝術博覽會將於11月19至21日於城市商旅真愛館盛大展開。 第九屆高雄藝術博覽會將於11月19至21日於城市商旅真愛館盛大展開。

從疫情反觀生活當下 作品投射創作者心境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疫情迫使許多民眾難以外出,卻也因此讓創作者更能專注於自身當下。致力於台灣當代藝術交流和展覽的福溢畫廊,其中藝術家呂文以樟木為媒材,身旁的愛犬作為創作對象,用雕刻形式將狗兒的表情和有趣的身體動態紀錄下來,透過各式樣態,投射創作者的心境與想像,呈現生活中的情感記憶。 長期支持藝術的輕映19藝文空間,座落於南台灣高雄鳥松區,作為藝術家一個展出的平台,每年不定期邀請藝術界名入參展,更提供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獨具設計的藝術品,也提供高雄在地提昇人文生活藝術的空間,這次展出藝術家小山俊孝「後當代表現主義」由拍攝「痕跡」,尋找人性的情感與意義。其拍攝的皮革、牆面等物件,大多因人長期使用而老舊磨損、佈滿人與物的互動記憶。 以「日常美術館」為藍圖的伊日藝術計劃,透過社會文學、生態環境、電影藝術等貼近日常生活的視點切入並致力於藝術出版、藝術產經研究,迄今已帶領台灣藝術家前往各國不同城市,希望藉由長程的巡弋計畫將台灣藝術家及台灣藝術品牌推向國際。 不畏疫情 韓國澳門藝廊共襄盛舉 本次由釜山來台展出的韓國Gallery HANA帶來Sang Yoon HAN(韓相胤)等六位韓國藝術家的最新作品,而澳門視覺藝術產業協會也展出李植安等七位港澳藝術家的精選作品。 國內畫廊則有333畫廊、輕映19藝文空間、i599藝術空間、藝星藝術中心、伊日藝術計劃等重要畫廊策劃展覽,囊括台灣藝術家陳定鴻、黃政耀、黃仁傑以及日本藝術家藤原智久、石田美穂等三百餘位藝術家作品,於「ART KAOHSIUNG 高雄藝術博覽會」精彩呈現亞洲當代藝術創作動能,將為台灣南方藝文產業譜出新篇章!

台南市中西區西門路二段307巷6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