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議員鍾易仲28日質詢提出「都市客家三箭」政策主張,爭取鳳山、三民列入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設置都會型客家社群專案、成立高雄市客家青年諮詢委員會。他指出,高雄市客家人口約40萬人,其中鳳山約7.2萬人、三民約6萬人,是全台都會區客家人口最多的行政區;然而現行資源認定多以「客家人口比例三分之一以上」為標準,導致鳳山、三民雖人口眾多,卻因比例較低而排除在發展資源之外,成為「看不見的多數」。
鍾易仲強調,街頭與校園中難以聽到客家話、找不到客家文化元素,語言與文化場域不足,「不給資源就弱化,弱化又不給資源,形成惡性循環」。他建議,應檢討認定方式,將人口絕對數、語言使用狀況納入指標,爭取鳳山、三民納入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
第二箭聚焦青年創業。他表示,鳳山、三民交通便利、創意人口密集,具備發展都會型客家產業優勢,但現行補助多侷限於傳統客庄,都會青年難以申請。他建議中央設置都會型客家社群專案,提供租金補貼、創業空間媒合等資源,協助青年在城市落地生根。
第三箭,鍾易仲建議市府比照中央成立高雄市客家青年諮詢委員會,讓都會與原鄉客家青年共同參與政策溝通與公共決策。他指出:「美濃是客家文化根,鳳山、三民是延伸與創新,如果不讓都市青年加入,客家文化將在都會消失。」
市議員鍾易仲提出「都市客家三箭」,呼籲中央及市府正視都會客家族群的文化傳承與青年發展需求。(記者吳文生攝)
鍾易仲強調,傳統客庄固然重要,但都市客區是下一代客家文化主戰場,「高雄擁有最完整的客家人口與能量,政策不能再忽略城市裡的客家人。」他呼籲中央與市府攜手,以資源、制度與舞台,讓客家文化在都會持續被看見。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