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火車站歷經20年重建,站體預計於今年12月完工,未來也將串接高鐵,成為全台少數的「三鐵共構車站」。高雄市議員鄭孟洳二日表示,這項發展對城市門面具重要意義,但周邊招商與都更推動仍顯緩慢,需加強協調,加速落實。
鄭孟洳指出,火車站商業大樓自完工後已兩度流標。雖招商主責為台鐵,但市府不應袖手旁觀,應主動協助追蹤、整合資源,避免重演板橋車站曾七度流標、拖延十年的情況,使招商與城市更新進程能同步。
此外,站東宿舍日勝生都更案自108年完成公開評選後,近六年毫無實質進展。根據都發局資料,去年9月雖召開工作小組會議,但之後未再送件續審。反觀同區高雄客運開發案、「車專四」、「車專五」及「商四」等公辦都更已陸續啟動,唯獨日勝生案停滯不前。
她表示,火車站是旅客抵達高雄的第一印象,若周邊開發遲緩,不僅無法展現城市更新成果,也恐使生活圈與商業動能受限。為此,她提出三建議:
一、成立「高雄火車站周邊都更協調平台」,由副市長主持,整合台鐵、市府與開發團隊,加速橫向溝通。
二、建立都更進度公開機制,每季公布審議與施工資訊,提升透明度,讓市民可共同監督。
三、以 TOD(大眾運輸導向開發)概念重新檢視站區與周邊空間,串聯商圈、住宅及公共設施,打造完善生活圈。
鄭孟洳強調,高雄火車站象徵城市核心節奏,「只要市府積極整合、推動加快,高雄一定能展現更自信、進步的城市面貌。」
市議員鄭孟洳表示,高雄火車站具城市門面意義,周邊開發需加速推動。(記者吳文生翻攝)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