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血糖與減重,不再只能靠意志力。奇美醫院代謝減重中心暨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彭瓊慧指出,運用「連續性血糖監測器(CGM)」搭配「GLP-1/GIP受體促效劑(俗稱瘦瘦針)」的個人化治療策略,不僅能穩定血糖,更能幫助患者建立健康、可持續的減重方式,成功邁入「輕盈又不復胖」的新生活。 彭瓊慧醫師分享,一名42歲王姓男主廚體重曾高達125公斤(BMI 38),住院治療燙傷時意外發現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糖化血色素(HbA1c)高達11.3%,並需每日施打四針、共120單位胰島素控制血糖。出院後,醫療團隊為他啟動「CGM+瘦瘦針」治療模式,協助他透過即時血糖曲線了解自己的飲食反應,同時逐步調整生活與用藥策略。短短三個月,王先生成功停用胰島素;六個月後,糖化血色素降至5.9%,體重也減少將近23%(從125公斤降至約96公斤),外型與健康全面改變。王主廚今(4)日也遠從花蓮親臨記者會分享心得。王主廚表示,以前靠意志力減重都失敗,現在終於知道原來是方法要對,目前他只需每週施打一次瘦瘦針,加上口服一顆降血糖藥,即能維持良好控制。且因為參與此療程,意外研究出一些糖尿病患者也能吃的餐點,原本認為糖尿病患應該忌口的食物,也在他的開發食譜中,造福不少患者。
                      奇美醫院代謝減重中心彭瓊慧醫師(左)與成功減重王姓學員展示減重前後褲子尺寸差異。透過「連續性血糖監測(CGM)+醫療介入」能建立更精準且持續的健康管理模式。(圖/ 陳諭申攝)
                    彭瓊慧醫師表示,CGM幫助患者看見自己的身體反應。例如許多人認為番薯很健康,但數據顯示單吃番薯往往會造成血糖飆升,若搭配蛋白質或冷藏後再吃,血糖變化便能大幅減緩。這些數據比任何衛教都更能幫助患者建立飲食習慣,讓健康管理變得具體而可持續。此外,瘦瘦針具有降低食慾、延緩胃排空與提升胰島素反應的效果,可在短期內改善血糖與體重。然而彭醫師強調,唯有配合營養師協助調整飲食、維持足夠蛋白質攝取、加上適量運動,才能避免肌肉流失並降低停藥後復胖風險,「減重不是追求瘦得快,而是瘦得健康、瘦得長久。」 奇美醫院代謝減重中心整合醫師、營養師、運動團隊,以「科技 × 生活調整 × 個人化治療」三軸並行,協助每位患者找出「屬於自己的控糖與減重節奏」,真正達到不勉強、不痛苦、可維持的健康生活。
                      王姓主廚示範使用「連續性血糖監測(CGM)」記錄身體反應,透過即時血糖曲線掌握飲食與生活對血糖的影響,提升減重與控糖效率。(圖/記者陳諭申攝)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