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黃女士2023年接受乳房切除手術,因術後影響局部或鄰近區域的神經血管或肌肉骨骼系統,透過手術全期訪視,術前評估黃女士焦慮程度,提供個別化的護理指導。並與物理治療師合作,教導手臂運動復健;術中正確擺位及皮膚防護,降低潛在風險;術後至病房評估上肢活動功能及手臂運動復健回覆示教;手術後6個月,再定期電話訪視病人情況,並於回診時至開刀房進行上肢活動功能評估。透過手術前、中、後三階段的手術全期訪視,今年黃女士5月回診時,雙上肢活動功能都達到滿分,大幅提升乳癌術後的照護品質,也降低病人術後的心理壓力。
奇美醫院護理部開刀房護理長黃代泱說明,乳癌為我國婦女癌症發生率首位,手術是乳癌治療最重要的一部分,但病人手術後要面臨疼痛、胸壁緊繃感、患側手臂水腫及患側手臂與肩膀活動受到限制等問題,心理也會有困擾,因此針對全乳手術併淋巴結切除病人,護理團隊偕同物理治療師秉持全人照護的理念,發展涵蓋手術前、手術中、手術後的「乳癌手術全期護理模式」,提供病人手術相關訊息,強化其自我照護效能並提升整體醫療照護品質。
黃代泱護理長表示,奇美醫院開刀房整合外科部、復健部及癌症中心、社會服務部社工師與外科病房等相關團隊提供全面專業模式,建置「全乳手術併淋巴結切除病人」手術全期照護三部曲,並利用實證手法建立「全乳房手術併淋巴結切除術前擺位照護」、「全乳房手術併淋巴結切除身體心像改變照護」及「全乳手術併淋巴結切除病人上肢活動功能照護」等相關病人照護標準。手術前開刀房護理師到病房進行術前訪視,針對病人上肢活動功能及整體身心靈評估,對病人健康問題給予相關衛教及資訊,也教導手臂運動復健運動。術中專責護理師利用相關輔具進行手術擺位及皮膚防護。術後由開刀房護理師至病房訪視病人關心病人生理及心理狀況,也同時進行皮膚及神經評估。物理治療師則於術後2至3天至病房評估上肢活動功能,以及進行手臂運動復健回覆示教及指導;術後6個月,開刀房護理師會電話關心病人狀況,也會請病人回診時,由開刀房護理師進行上肢活動功能評估,需要時提供相關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