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立委柯志恩19日表示,不論是擁核也好、廢核也罷,多年來彼此陷入沒有交集的爭吵,最重要的是政府能否承擔起責任,把台灣的能源發展帶到正確的道路上。

柯志恩指出,當全世界正走向核能新紀元時,當美國把能源的國安戰略重要性,遠高於再生能源價值時,我們還能置身事外,堅信政治凌駕專業的非核價值嗎?賴總統和卓院長一再強調不排除新核能,卻是在核安與核廢料要有社會共識的前提下;但我們要反問賴政府,自上任以來,對於新核能或核廢料處置的社會溝通與努力又在哪?
柯志恩認為,現在擁核的代價還沒遇到,但廢核的苦果已先嘗到,電價上漲、綠電弊案、光電災難、風電困境,以及做不到的減碳目標,不就是最好的證明嗎?
她提到,政府一再把台電虧損的主因歸咎於國際燃料價格、電價過低,但攤開台電近年財報,因國際燃料價格回穩,燃料支出成本已大幅下降至1130億,但購電成本卻已高達3095億,與蔡政府剛上任時相比增幅近2000億。
柯志恩說,為了衝光電目標,不斷透過不同名目劃設專區、引導業者在特定農漁牧區種電,當農地不斷被蠶食鯨吞時,我們不該擔心未來的糧食危機、光電板汙染、還有老農民配合政策,反被政府剝奪農保資格的問題嗎?
柯志恩表示,現在不僅需持續購買昂貴的再生能源、為彌補綠能成長緩慢的空窗期,又需大量仰賴火力發電。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示警,全球應於2030年減碳43%,但我國最新減碳目標卻設定在26%至30%,顯然無法跟上國際減碳目標。
柯志恩強調,我們並不反對發展再生能源,而是希望能確保穩定供電、國家戰略安全、符合經濟效益的前提下,穩健推動綠能;如果要讓台灣能源得以健全發展,請政府慎重考慮、重新規劃能源政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