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醫院神經外科導入新一代「可撐開式椎體間融合器」(Elevate CAGE),為腰椎手術帶來微創與個人化的新突破,特別對於年長、合併多重慢性病或曾接受脊椎固定手術的病患,更提供了一種風險更低、恢復更快的治療選項。 63歲林先生罹患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血脂等慢性疾病,並曾於數年前接受腰椎L2-L5段融合固定手術。近期他因突然發生急性下背痛與右下肢劇烈神經痛至奇美醫院就診,經磁振造影檢查後發現,L5-S1節段出現椎間盤突出,造成坐骨神經壓迫。由於病人已裝有舊有內固定器材,若再次施行傳統開放式手術,須移除原本骨釘與金屬桿,手術時間恐需大幅延長,且因其心血管病史,麻醉與大量出血風險亦隨之增加。 經神經外科主任陳志偉評估後,建議採用「可撐開式椎體間融合器」,透過單側微創手術進入病灶,成功避開原有內固定裝置,不需拆除骨釘,也能完整清除病變椎間盤組織並完成融合器植入。手術歷時不到兩小時,出血控制良好,僅留下不到4公分的微小傷口,術後第三天病患便可下床行走,並順利出院返家復健。

陳志偉教授表示,「Elevate CAGE」融合器與傳統固定式融合器最大不同,在於具備「可調式撐開功能」,可根據患者椎間高度與角度做細緻調整,確保融合器能完整貼合上下椎體終板,不僅降低融合器滑動風險,也提升椎體融合成功率。根據奇美神經外科統計,自去年底引進該技術以來,已成功應用於20多例困難或高風險病患,術後神經症狀皆明顯改善。此外,Elevate CAGE亦可與高階影像導航系統整合,手術中搭配即時三維定位影像與導引工具,使醫師可更精準地定位病灶並完成融合器植入,手術安全性與效率再度提升,對高齡、心肺功能較差或多次手術後脊椎解剖結構改變的患者尤為有利。 陳志偉教授指出,腰椎融合手術長期以來面臨兩大挑戰:其一是病患融合節段角度多樣,傳統融合器往往無法貼合所有椎間構造,導致術後滑移與神經再壓迫風險;其二是許多病患已接受過先前手術,若需再次處理鄰近節段疾病,傳統手術難度大幅增加。而Elevate CAGE恰可解決上述困境,具高度客製化與微創優勢,開啟腰椎手術新紀元。 奇美醫院神經外科未來將持續導入創新微創脊椎手術技術,結合精準導航與智慧醫材,提升脊椎疾病整體治療成效,落實「以人為本、科技輔助」的醫療願景,協助更多病患重拾活動力、提升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