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咖啡產業迅速成長,隨著阿里山、東山、古坑等地區的本土咖啡豆在國際賽事上嶄露頭角,如何提升本土咖啡品質成為關鍵,為了推動台灣本土咖啡豆的標準化評鑑,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系今12日於成大生科大樓虎克教室,舉辦「建構台灣咖啡評鑑系統」記者會,展示以科學數據輔助杯測技術,為台灣咖啡打造的全新評鑑模式。
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系舉辦「建構台灣咖啡評鑑系統」記者會,與會貴賓一同合影。(記者張振興攝)
目前,台灣普遍使用的咖啡風味評鑑方法依賴杯測技術,這項技術主要依靠擁有敏銳嗅覺與味覺的「Q Grader」專業人士來操作,然而,傳統評鑑方式無法避免主觀判斷,且難以準確量化咖啡豆風味中的複雜成分。成大生命科學系的微生物科技團隊決定以科學儀器輔助傳統杯測,創建一個基於數據的評鑑模式,透過儀器檢測咖啡生豆的內含物,包括總糖量、植物鹼(如咖啡因和葫蘆巴鹼)及有機酸(如檸檬酸、蘋果酸、綠原酸等),來提高評鑑的客觀性與準確性。
咖啡杯測師賴力弘。(記者張振興攝)
成大團隊的研究發現,台灣本土生豆在多種成分上已經超越國外著名生豆,尤其在糖分、有機酸、植物鹼等項目上皆表現卓越。以綠原酸為例,這種咖啡多酚具有抗氧化功效,有助於提升人體健康,同時增強了咖啡風味的深度與層次。 記者會上,成大微生物科技團隊還介紹他們指導的台灣本土咖啡莊園,透過微生物農法栽種的咖啡豆,在糖分與有機酸的含量上均顯著提升,這些科學數據不僅顛覆了過往「本土豆不如外國豆」的刻板印象,更是為台灣本土咖啡豆打開通往國際市場的嶄新契機。
長榮大學副教授陳妙齡老師。(記者張振興攝)
成大生命科學系表示,透過這套創新的評鑑系統,將咖啡的健康與風味雙重提升,並以數據支持的方式賦予台灣生豆更多競爭力,成大團隊表示,這套評鑑系統未來不僅將協助生產者優化生豆品質,也將成為台灣咖啡走向國際的重要里程碑。
成大生命科學系指出,透過創新的評鑑系統,能將咖啡的健康與風味雙重提升。(記者張振興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