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首見的鹽田古典音樂會於3月29日在臺南北門井仔腳瓦盤鹽田盛大登場,由交通部觀光署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雲管處)、台灣守護文創、晉基建設與晉基守護教育基金會共同主辦的《白金四季 井仔腳鹽田藝術節》春季場——《春25 張正傑鹽田夕陽音樂會》,吸引數千名觀眾湧入現場,共同見證鹽田文化與藝術融合的感動時刻。

這場音樂會由國際知名大提琴家張正傑領軍「弦外之音」演出,攜手京劇藝術家朱陸豪、女中音翁若珮、鋼琴家呂冠葶共同演出,在夕陽與鹽田交織出的絕美地景中,帶來一場視覺與聽覺兼具的音樂盛宴。主辦單位更將三角大鋼琴搬進超過兩百年歷史的曬鹽場,打造「讓鹽聽見古典樂」的沉浸式場域,開創臺灣音樂演出的全新場景。

此次音樂會不僅是音樂的展現,也蘊含對土地與文化的深刻關懷。由臺語詩人謝安通作詞、雲管處副處長莊名豪譜曲的《井仔腳之歌》於現場首度發表,並由晉基建設董事長廖淑芬與在地蚵寮國小學生共同合唱,象徵世代共融與對這片土地的深情連結。雲管處處長徐振能表示,這是全台首場鹽田古典音樂演出,透過藝術進入社區、連結地方文化,是文化觀光與永續發展的重要實踐。未來藝術節也將持續以四季為主題,推動地景與藝術的深度結合,打造國際級濱海文化品牌。

井仔腳鹽田場域經營者、台灣守護文創董事長陳仁昌指出,井仔腳擁有超過200年歷史,是目前臺灣僅存仍持續曬鹽的鹽場之一。這片土地不只是產鹽之地,更蘊含豐富的人文記憶與情感。我們期待讓鹽田從傳統產業轉化為文化舞台,透過藝術的轉譯與實踐,讓臺灣鹽業文化被更多人看見與感動。
本次活動也獲得各界響應與支持,來自藝文、建築、教育、觀光等多方單位協力參與,展現高效整合與執行力,讓井仔腳瓦盤鹽田從曬鹽場轉型為國際地景藝術場域的目標向前邁進。《白金四季 井仔腳鹽田藝術節》春之章已圓滿落幕,後續將持續推出融合地景、環境與藝術的創新活動,為臺灣濱海文化注入源源不絕的創意能量。
活動詳情與後續訊息,歡迎追蹤「雲嘉南,好好玩!!!(雲嘉南濱海風景區)」與「井仔腳瓦盤鹽田」Facebook粉專,共同見證這片土地的藝術蛻變與美麗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