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轉熱,不少人出現腋下流汗與異味問題,但若出現反覆性紅腫、化膿、腫塊甚至滲液,恐怕不是單純「流汗多」,而是更需重視的皮膚疾病——「化膿性汗腺炎」。奇美醫院整形外科暨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葉敬淳提醒,這類疾病若輕忽,除了影響生活品質,更可能引發嚴重感染、組織損壞,甚至需手術重建,民眾應及早就醫診斷、積極治療。
奇美醫院近來接獲數名患者因「腋下反覆發炎化膿」就診,39歲黃先生就是典型案例。他長期因雙側腋下膿瘍,不得不長時間以衛生紙吸收滲液,嚴重影響社交與生活,且合併有三高病史與肥胖(BMI 38.2)。經葉敬淳醫師評估後,安排接受「廣泛切除併植皮手術」,術後復原良好,膿瘍不再復發,活動功能也無影響。

另一位25歲許先生雖無慢性病史,BMI亦高達38.9,也因長期腋下異味與滲液遠離社交圈,嚴重自信心受挫影響心理健康。在葉敬淳醫師的治療下,同樣接受植皮手術,目前已康復並恢復正常生活。
葉敬淳醫師指出,化膿性汗腺炎(Hidradenitis Suppurativa)是因大汗腺阻塞、反覆感染所引起的慢性皮膚炎症,好發於腋下、鼠蹊、臀部等皺摺處。初期症狀與痤瘡、囊腫相似,常被誤認,但若延誤治療,恐導致膿瘻、結疤甚至組織破壞,與肥胖、抽菸和家族病史高度相關,女性亦不可掉以輕心。根據醫學期刊《The Lancet》2025年2月相關研究顯示,約60%化膿性汗腺炎患者合併性功能障礙、55%有非酒精性脂肪肝、50%代謝症候群、30%憂鬱症與25%糖尿病,足見其對整體健康影響之大。
葉敬淳醫師說明,化膿性汗腺炎輕度可使用抗生素或外用藥物;中重度患者則可能需生物製劑或手術介入,包含局部或廣泛切除,必要時合併植皮重建。雖有恢復期與疤痕風險,但能有效降低復發,對長期病患而言是根本解決方案。
葉敬淳提醒,狐臭與化膿性汗腺炎常被混淆,兩者治療方式不同。前者可透過止汗劑、肉毒桿菌注射或雷射破壞汗腺等方式改善,後者則需綜合病情與生活品質考量,選擇個人化治療策略。他也呼籲民眾勿忽視腋下反覆紅腫膿瘍,及早就醫才能減緩病程,配合減重、戒菸與改善衛生習慣,才有機會徹底改善症狀、提升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