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春期間,臺南市政府邀請噶瑪噶居寺,在吳園臺南公會堂推出「梵華印象-檜木浮雕唐卡藝術展」,展出與清乾隆私人佛堂「梵華樓」壁畫相似的20座高達280公分大型佛屏淺浮雕唐卡,明代古董彩繪唐卡及現代捲軸唐卡、巨型智慧大護法瑪哈噶拉臉形「多瑪」等,在臺灣少見的藏傳佛教文物,市長黃偉哲參觀後讚許大開眼界。
此次展覽由南市府文化局主辦,臺南.家具產業博物館協辦,並邀請樹德科技大學設計學院盧圓華特聘教授策展及主編展覽圖錄。從「工藝美術、自然科學、庇佑福份」3面向來解讀唐卡木雕藝術,透過形象的「非言語溝通途徑」連結欣賞者與作品,並融入臺南公會堂建築空間氛圍,微妙交織對話。
臺南市長黃偉哲表示,非常感謝噶瑪噶居寺跟相關團隊辦理這樣的特展讓大家大開眼界,臺南市本來就是文化古都,本來就是臺灣第一個城市,有很高的文化底蘊,而唐卡所展現的藝術價值與宗教意義,讓不同文化間形成非常好的互動交流。也藉此機會感謝噶瑪噶居寺長久以來,不管在社會公益,或是在藝術文化的保存,甚至宗教的弘揚上,都有非常重大的貢獻跟成就。
展覽主題的20座大型佛屏淺浮雕唐卡,形制必須嚴謹遵照《佛說造像量度經》比例與規範,由曾經擔任不丹皇太后宮廷御用畫師,並於噶瑪噶居寺從事佛教藝術創作長達6年之久,現年70餘歲的不丹唐卡畫師袞桑旺秋,2012年起開始繪製佛屏素描底稿,筆鋒遒勁,畫作形神兼備,與清代乾隆年間六品佛樓的顯密佛像體系相似。底稿構圖完成後,府城佛教藝術雕刻大師王瑞泓率晉億雕刻社團隊,以臺灣檜木製作淺浮雕,巨匠斧鑿細膩雕琢。箔金後由臺灣年輕彩繪師郭佳琳巧敷丹青,上色後風采令人驚豔,並由永興祥木業公司製作大器穩重的花梨木框座。
此組木雕藝術品於2018年完成,是噶瑪噶居寺洛本天津仁波切指導佛教藝術團隊,累積30多年經驗的豐碩成果,細膩珍貴程度媲美故宮梵華樓壁畫,展出現場並點綴金光燦爛的輪王七政寶、八吉祥等佛教供養聖物,展現莊嚴雅致、豐饒吉祥氣氛,可一窺清乾隆私人佛堂珍藏與禮佛氣氛。
展覽另一亮點,是一禎明末清初的彩繪文殊菩薩古董唐卡,透過莊嚴本相及筆觸,體悟文殊菩薩的「智慧」展現佛教微妙精義;此外還展出一禎與白度母捲軸唐卡一模一樣的白度母木雕,工藝細緻,相似度百分百,讓觀者對照欣賞,瞭解立體與平面藝術品之差異。
此次展覽也陳設智慧大護法瑪哈噶拉臉型「多瑪」(譯音),原是以藏巴青稞做出的器物,是藏傳佛教於除夕前大型祈福火供法會時才會出現。這一座放大多瑪的藝術品塗上象徵慈悲的紅色,相當有震撼力,此次以藝術角度展出,讓眾人欣賞木雕的精美,也為後疫情時代祈福。希望為臺灣佛教藝術的承先啟後略盡棉薄之力,延續鑿花工藝傳統,也為臺灣文化增加多元色彩。
噶瑪噶居寺洛本天津仁波切指出,藏傳佛教是佛所宣說的正法,以慈悲智慧為核心,利益眾生為使命,奉行嚴謹戒律,然在臺灣卻被某些團體惡意扭曲;致力佛教藝術化的噶瑪寺,這次以四部密續與顯宗般若部二十座佛屏傳遞豐沛正能量,期待藉由莊嚴大雅展覽帶給社會大眾正確的認識,讓更多人領受諸佛菩薩的福佑,獲得心靈的寂靜安詳,也給疫情中的人們帶來最大的療癒、啟發與祝福。
策展人樹德科技大學盧圓華特聘教授表示,為能融貫藏傳佛教密續文本,策展時思索如何以「藝術.科普.福氣」意象,為唐卡世界找出最佳化的感受途徑,集思廣義後將展覽主題命名為「解密-梵華印象」。歡迎社會大眾拋開宗教眼光,以藝術新視領域來看展,與諸佛相望,認識木雕唐卡之美,沉澱內心,重歸安詳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