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議員邱于軒24日針對橋頭地檢署聲押大樹及山光電場業者林瑞豐,以及負責水土保持計畫的吳姓技師表示,這場看似「金剛手段」的司法行動,究竟是為大樹光電爭議止血,還是另有盤算、斷尾求生?外界不得而知,但整起案情疑點重重,亟需釐清。
邱于軒指出,第一個疑點是水利局角色。地檢署展開偵辦後,隨即與水利局組成專案小組,但沒有水利局的核准,業者能否大規模開挖?水土保持工程是否經審查?過程中水利局完全免責,這樣合理嗎?
第二個疑點是是否涉及官商勾結。根據業者的陳情信,市府先同意開發,中央才核准,後續又由水利局核發第一期水保完工證明及第二期施工許可。邱于軒質疑,市府全程知情,卻一路放行;而議員黃飛鳳自112年4月起多次會勘、質詢,問題早已浮上檯面,市府仍視若無睹,難道不是縱容,甚至默許?
第三個疑點則是是否有幕後「藏鏡人」。邱于軒指出,市府雖從111年起連續裁罰七次,但從未勒令停工,反而持續發證,讓大規模挖山填設光電板的工程一路進行。如此詭異的發展,橋檢難道不該深入追查幕後黑手?
邱于軒強調,這不只是單純的水保違法案件,而是涉及綠能發展、地方行政怠惰,甚至凸顯台灣能源政策失衡的重大爭議。她呼籲橋檢持續偵辦,勿枉勿縱,「這案子太順、太怪、太離譜,不能只是切割業者,就草草結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