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議員李雅慧今(29)日指出,財劃法修法後,多數縣市獲得一大筆補助,但六都中分配最少的卻是台南與高雄。她質疑,國民黨還想在一般性與計畫性補助上多拿,合理性何在?
李雅慧表示,以台北市為例,修法後可多拿440億元,成長64%,創歷史新高;高雄雖增加245億元,但增幅49%,六都最少。她批評,蔣萬安若質疑一般性補助偏袒綠營縣市,是典型「得了便宜還賣乖」。
她強調,一般性補助款並非臨時決定或人情操作,而是依據既定公式計算,包括人口數、財政需要與地理條件,目的是讓財政基礎較弱的縣市,也能維持教育、社福與治安等基本公共服務。
李雅慧指出,重點有三:透明化——主計處已公開補助分配方式,非「黑箱」;城鄉均衡——北部稅收高、回收低,南部及部分縣市仰賴補助,保障教育與照顧;財政責任——補助款非無限制提款機,需在國家財政平衡下發揮最大效用。

她強調,這不是「偏心誰」問題,而是維護基本生活公平的必要制度,確保任何城市都不會被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