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岡山產業發展協會執行長張騏晟今(28)日掛起看板,正式宣布參選高雄市第三選區議員,選區涵蓋岡山、燕巢、橋頭、梓官、彌陀及永安。張騏晟表示,他是「梓官囡仔」,大岡山就是他的家,看到家鄉正處於轉型關鍵時刻,他希望能盡一己之力,為地方發展貢獻心力。
在全球邁向淨零永續與自然資本日益受到重視的浪潮下,「2025 第五屆臺灣氣候行動博覽會」(TAIWAN COP5)於10月26日在高雄駁二蓬萊B6倉庫舉辦「企業與自然共舞論壇」,具體回應即將於巴西貝倫舉行的 UNFCCC / COP30 議題。論壇由國際氣候發展智庫(ICDI)與生態服務學會共同主辦,論壇主持人、《天下雜誌》CSR頻道黃昭勇總編輯指出,企業永續發展已從「減碳」走向「自然正向(Nature Positive)」,生物多樣性與氣候議題密不可分。
為期三天的「第五屆臺灣氣候行動博覽會(TAIWAN COP5)」於10月26日在高雄駁二藝術特區圓滿落幕。閉幕式於下午5點在蓬萊B3倉庫登場,現場貴賓、觀眾共同見證臺灣氣候行動的階段成果。
高雄市議員鍾易仲28日質詢提出「都市客家三箭」政策主張,爭取鳳山、三民列入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設置都會型客家社群專案、成立高雄市客家青年諮詢委員會。他指出,高雄市客家人口約40萬人,其中鳳山約7.2萬人、三民約6萬人,是全台都會區客家人口最多的行政區;然而現行資源認定多以「客家人口比例三分之一以上」為標準,導致鳳山、三民雖人口眾多,卻因比例較低而排除在發展資源之外,成為「看不見的多數」。
高雄市議員簡煥宗今(28)日表示,市府雖依據法令進行里鄰調整,但建請民政局在正式決定前,應先深入了解當地居民生活型態與核心關切,廣納民意,經充分評估與配套研擬後再行決策,以確保行政調整符合地方實際需求。
全球屈公病疫情持續升溫,2025年已累計超過44萬例。臺大公衛學院蔡坤憲副院長示警,屈公病將成為南台灣未來蚊媒傳染的重大威脅,呼籲強化病媒蚊監測、社區孳生源清除及臨床警覺性,以降低潛在公共衛生風險。
高雄市議員邱于軒今(28)日痛批民政局不務正業,不專心推動民政業務,反而把基層公務員當成「網軍側翼」,攻擊柯志恩、甚至發新聞稿反嗆議員。她直言,民政局別再玩政治,該追蹤的小型工程沒追,該處理的民生建設也都放空。
國民黨立委陳菁徽今(28)日強調,「窮不能窮教育,苦不能苦孩子」,校園安全是最高原則。她指出,在少子女化時代,每個孩子都值得被用心對待、被好好呵護。
高雄市長陳其邁今(28)日主持市政會議表示,食農教育是推動永續農業的重要基礎,須跨局處合作推動。他責請市府團隊依據高雄市「食農教育五年計畫」架構,持續落實與推廣,讓市民理解農業與食物價值,強化在地飲食連結,展現市府推動成果,打造具韌性與永續性的農業食物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