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患一林小姐罹患乳癌第二期後情緒低落,接受化療後落髮、沒自信,害怕被鄰居詢問而不想出門。經由臨床心理師介入,鼓勵林小姐表達其感受與想法,林小姐情緒和緩許多,也漸漸能夠接受目前生病的狀態,後來嘗試戴假髮外出,也會出門買菜、運動,逐漸恢復日常生活,也順利完成化療療程。病患二王女士,73歲,罹患腸癌後容易想東想西、影響睡眠,經身心科醫師轉介臨床心理師進行評估與介入。臨床心理師透過仔細澄清王女士的生活型態、人際互動,給予睡眠衛教,教導腹式呼吸放鬆,並與家屬討論促進案主生活參與的策略,睡眠障礙與情緒困擾逐漸改善。
郭綜合醫院臨床心理室臨床心理師陳美雀表示,癌症病患確診後,不只是身體需要治療,其實心理受到的衝擊也不小,面對罹患癌症的重大衝擊,震驚、否認、擔憂和低落的心情都是常見而合理的反應,要允許自己有哭泣和悲傷的時間,宣洩難過的情緒,然後重新整理心情及思緒,來面對癌症相關的治療和生活變動。大部分的患者經過一段時間的抒發、整理與調整之後,情緒較為和緩,也逐漸能夠接受自己的狀態,適當地運用其內在資源與外在支持系統,發展出調適的策略。若持續有適應障礙,或出現憂鬱症、失志症候群(覺得沒有希望、強烈的無意義感)等心理症狀,甚至有自殺意念或企圖,則建議尋求身心科醫師或臨床心理師的專業協助。
台南郭綜合醫院臨床心理師陳美雀表示,面對罹癌親人,家屬盡可能包容,只要陪伴不批判,以同理心照護。
癌症治療照護團隊中,受過心理衡鑑及心理治療訓練的臨床心理師,會透過行為觀察、會談、心理測驗等方式,釐清問題的脈絡及相關影響因素,形成有效的心理照護介入計劃,提供更深入的心理照護。處遇目標為協助患者及家屬渡過罹癌後的心理適應,提升癌症患者在接受治療期間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