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關鍵字

首頁關鍵字

首頁 /
生活 /
陳明德詮釋他的高妙書法是「鐵板燒」 作家王美霞老師讚賞有加

陳明德詮釋他的高妙書法是「鐵板燒」 作家王美霞老師讚賞有加

2025-08-05
記者 蔣宜安 / 高雄 報導

明宗書法藝術館總監陳明德「六橋十六品書法展」,在台南市東區懷雅文房展出至三十一日,文人雅士齊聚一堂,皆為賞墨趣而來。作家王美霞老師說,陳明德老師喜歡用融入生活的語彙去詮釋他的高妙書法,「鐵板燒」只是一個有趣的擬譬,但,箇中書法之妙,無以倫比。

王美霞老師在其臉書形容陳明德下筆時,捨墊布而直接在原木桌上書寫,揮毫快慢與用筆頓挫皆隨心操控,凹凸不平的原木桌,使筆墨接觸紙面的摩擦程度變幻莫測,虛實變化無窮。筆刷迅速,且筆毫含墨少時,落紙筆勢枯澀的筆觸,若蓄墨豐潤,則揮筆順滑,如下油充沛,推鏟如流。這種效果,陳明德老師說是「鐵板燒」理論!

陳明德「六橋十六品書法展」。(陳明德提供) 陳明德「六橋十六品書法展」。(陳明德提供)

「六橋」是陳明德老師的別號,王美霞參加陳明德「六橋十六品書法展」開幕後表示,袁宏道有名作《晚遊六橋待月記》,文章最後有一段:此樂留與山僧遊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她覺得陳明德「六橋」取名甚好,來賞的都非俗客。此展有十六幅以仿古簡牘蠟染宣為材料的創作,有九行、十三行之別,縱橫二式,各具其趣,加上樓間壁上《將進酒》、《定風波》等四幅,共二十幅佳作,均為陳明德老師近年來日課的精品。

王美霞指出,陳明德老師的行草,有摩崖石刻筆走龍蛇的收放氣勢,也有懷素《自敘帖》的跌宕變化,一幅幅都是性情中人的筆墨,意到筆隨,酣暢淋漓, 字如其人。

另,9月20、21日由財團法人臺南市國學書院傳統文化基金會贊助的臺南市孔廟文化節的精彩活動中,也安排書道體驗一陳明德老師當場揮毫,屆時也歡迎大家參與。

台南市中西區西門路二段307巷6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