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想過,一邊吃著功夫雞、麻辣豆花,一邊看著貓咪在你身旁自在打滾、翻肚曬肚皮,是什麼感覺嗎?在台南中西區這間低調卻人氣不減的中式餐廳「牡丹樓」,這樣的日常正不斷上演。老闆娘邱靖喬不只拿手大江南北漢風料理,還將對流浪貓的愛化為行動,在餐廳內設立「貓咪中途之家」,讓饕客們在美味與溫柔中,獲得雙重療癒。

位於台南中西區的中式餐廳「牡丹樓」,外觀低調卻內藏驚喜。店內不僅端出台灣少見的漢風料理,老闆娘邱靖喬還另闢空間打造「貓咪中途之家」,讓客人在品嚐美食的同時,也能與可愛貓咪互動,甚至有機會成為牠們的新家人。

「我其實是因為家人而開始這間店的。」邱靖喬回憶,開店初衷是為了凝聚家庭關係,當時她與姊姊、妹妹、表哥一同投入,「牡丹樓」便成了他們共同經營的情感基地。初期菜色以中國菜為主,後來為避免誤解,特別改稱「漢風料理」,強調包容南北各地風味,也融入她個人對料理的喜好與理解。

與一般台南餐廳主打台菜不同,牡丹樓選擇走出自己的路。招牌菜如功夫雞、薄脆蝦笛酥,以及極具四川風情的麻辣擔擔熱豆花,微辣中帶鹹香,是老饕們的最愛;還有酸菜豆花牛與經典咕咾肉,每道菜都展現邱靖喬對食材與味道的獨到堅持。

她坦言,疫情期間餐廳曾一度陷入低潮,轉型外帶、外送撐過最困難的時期。「幸好有老客戶一直支持,甚至曾有客人一個月就訂了十萬元的餐盒。」家人齊心與顧客力挺,讓牡丹樓成功挺過風暴。
除了料理,「貓」是牡丹樓另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元素。餐廳一隅設有貓咪中途之家,住著十多隻等待新主人的貓咪。原本從未想過會養寵物的邱靖喬,因緣際會踏入動保救援之路。起初是母親救了一隻還未睜眼、被螞蟻咬傷的小貓,歷經多間獸醫拒收,終於遇到願意餵奶照護的助理,那隻小貓也成了她收編貓生的起點。
「我後來才發現,我好像聽得懂牠要什麼。」從那時起,她便開始接手救援流浪或受傷的貓咪,甚至曾一次安置多達三十隻。她笑說自己是「不專業的中途之家」,卻也因此找到生活的意義與成就感。「我可以不買名牌、不買奢侈品,寧可把錢拿去救貓。」她說,看著貓咪康復、被領養,與新主人一起幸福生活,就是她最大的滿足。
至今邱靖喬已救援超過百隻貓咪,許多貓已找到溫暖的歸屬,也歡迎有愛心的民眾到店裡看看這些貓咪,有緣就來認養,用行動支持「以認養代替購買」的理念。 。
在牡丹樓,一道菜一段故事,一隻貓一段緣分。吃飯看貓、品味生活,這裡不只是餐廳,更是療癒與溫暖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