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關鍵字

首頁關鍵字

首頁 /
休閒 /
雲林西螺舉辦水稻插秧食農體驗 傳承濁水米農業文化

雲林西螺舉辦水稻插秧食農體驗 傳承濁水米農業文化

2025-08-09
記者 劉美祺 / 雲林 報導

雲林縣西螺鎮農會今(9)日上午於農會鹿場區域乾燥中心旁農地,盛大舉辦「水稻插秧食農體驗活動」,吸引來自全國超過200位親子參加,活動以循古禮的祭天儀式揭開序幕,縣長張麗善與大小朋友一同下田插秧,感受傳統農事的魅力與辛勞。

雲林縣長張麗善與來賓捲起褲管、踏進泥田,親手參與稻插秧體驗,在陽光下感受農民的辛勞與豐收的希望。(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雲林縣長張麗善與來賓捲起褲管、踏進泥田,親手參與稻插秧體驗,在陽光下感受農民的辛勞與豐收的希望。(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縣長張麗善表示,雲林是臺灣的糧倉,西螺鎮更是全國優質稻米「濁水米」的重要產區,時值二期稻插秧期,感謝西螺鎮農會長年推廣食農教育與米食文化,讓民眾不僅是種下一株株稻苗,更是在心中種下希望與未來。她強調,每粒稻米都是農民辛勤耕作的成果,希望透過活動喚起社會對農業文化的尊重與珍惜。

活動中「拜田頭」儀式,是象徵感恩天地賜予沃土,承載著農友的汗水與夢想,並傳承傳統智慧與文化底蘊,成為農業永續發展的基礎。張縣長指出,西螺鎮農會從一級生產、二級加工到三級行銷,成功落實農業六級化,成為全縣標竿,持續將雲林優質農產品推向國際市場。

雲林西螺親子插秧體驗,孩子們戴著斗笠、踩進水田,專注參與稻插秧體驗,感受農耕辛勞,傳承珍貴的農業文化。(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雲林西螺親子插秧體驗,孩子們戴著斗笠、踩進水田,專注參與稻插秧體驗,感受農耕辛勞,傳承珍貴的農業文化。(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立法委員張嘉郡肯定活動意義,讓大小朋友親身體會「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的真諦;西螺鎮農會總幹事廖錦富則表示,每次辦理插秧體驗前,都會舉行敬天謝地儀式,教育下一代感恩土地與農民的付出。

雲林縣政府近年積極推動安全稻米生產與行銷,不僅保障消費者健康,也打造品牌價值。未來將持續協助農友提升農業科技應用、推廣綠色友善耕作,讓雲林稻米在品質與永續經營上持續領先。

雲林西螺親子插秧體驗,孩子們戴著斗笠、踩進水田,專注參與稻插秧體驗,感受農耕辛勞,傳承珍貴的農業文化。(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雲林西螺親子插秧體驗,孩子們戴著斗笠、踩進水田,專注參與稻插秧體驗,感受農耕辛勞,傳承珍貴的農業文化。(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台南市中西區西門路二段307巷6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