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屆「金飛燕」海峽兩岸微電影微視頻大賽嘉年華於11月6日在湖北經濟學院盛大啟幕,吸引兩岸三百餘名青年創作者、影視從業者與專家學者齊聚武漢,以影像為筆、以青春為語,共同開展一場跨越海峽、對話未來的文化交流盛會。
「金飛燕」海峽兩岸微電影大賽在武漢亮相,來自兩岸的年輕創作者及嘉賓齊聚舞台合影。(記者劉美祺翻攝)
本屆大賽以「I·視界」為年度主題,寓意「我」的獨特視角映照「愛」的連結,也象徵影像所延展的無垠邊界,為期五天的嘉年華活動由「創作盲盒破冰行動」、「跨界學術交流」、「極拍48小時挑戰」與「創享聚場盛典」四大篇章構成,促使青年在共創、研討與實踐中激發靈感火花,開拓影像語言的更多可能。
「金飛燕」海峽兩岸微電影大賽頒獎典禮上,AI機器人與主持人同台亮相,以科技與藝術融合的形式呈現全新舞台互動。(記者劉美祺翻攝)
自今年4月啟動徵件以來,大賽共收到600餘部作品參賽,題材涵蓋城市記憶、人文情感、科技想像與日常詩意,呈現兩岸青年以光影書寫時代、以創作回應生活的多樣視角,也映照出跨海共鳴的文化情感與青春姿態。
兩岸青年以小組形式協同創作,透過即興分工與主題共構,展現活力與創意。(記者劉美祺翻攝)
今年首次推出的「創作盲盒行動」廣受關注,活動以隨機抽組方式搭建兩岸青年混編團隊,並以文化味、煙火氣、科技感三條城市線索為拍攝靈感,走訪精益眼鏡老匠坊、老漢口茶廠、智慧出行示範區、華科科技園與武漢街巷市井,讓青年在鏡頭語言中捕捉歷史肌理、生活溫度與未來想像,進一步深化文化共創的情感鏈結。
頒獎典禮於科技與藝術交織的舞台上隆重登場,AI機器人首次擔任典禮主持,與真人主持合作流暢自然,並化身「幸運大使」進行現場互動抽獎,展現影像創作與人工智慧融合的前沿實踐。
本屆金飛燕獎由作品《在細雨中呼喊》奪得,《台北一夜》與《山河同渡》獲頒銀飛燕獎,《默數》、《托舉》及《江江》摘得銅飛燕獎;典禮同時揭曉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攝影、最佳男女主角等多個專業獎項。「創作盲盒行動」單元亦設立「超有料文化獎」、「超來電共鳴獎」、「超會玩技術獎」等特色獎項,以鼓勵青年創意的多元綻放。
「金飛燕」大賽自2014年創辦以來,已吸引超過200所兩岸高校、上萬名青年參與,累計徵集近7000部作品,成為兩岸青年影像交流的重要文化品牌。主辦方表示,期待未來能有更多台灣青年來鄂交流學習、實習與創業,共同以青春筆觸描繪時代新篇章。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