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關鍵字

首頁關鍵字

首頁 /
生活 /
劍突下微創搭配達文西系統 胸腔手術更安心

劍突下微創搭配達文西系統 胸腔手術更安心

2025-07-22
記者 林怡孜 / 台南 報導

胸腔手術不一定得「開大胸、痛半天」。奇美醫院胸腔外科團隊近年將「劍突下微創入路」與達文西手術系統結合應用於胸腺腫瘤治療,成功縮小傷口、降低術後疼痛,並提升前縱膈視野與精準度,為胸腺瘤與相關病症病友帶來嶄新治療選擇。 55歲陳小姐因身體不適就醫,檢查發現胸腔中央長出胸腺瘤,緊鄰心臟與大血管。傳統作法需胸骨切開或肋間大切口,術後疼痛、疤痕與恢復期都令她卻步。胸腔外科主任蘇英傑評估後,建議採達文西系統輔助的「劍突下(胸骨下)內視鏡入路」微創手術。經高解析3D視野輔以靈活機械手臂,手術順利完整切除腫瘤;因未經肋間進入、肌肉破壞少,陳小姐術後第三天便可出院,恢復良好。 奇美醫院胸腔外科主任蘇英傑表示,胸腺位於胸骨後、兩側膈神經與無名靜脈等重要構造之間,傳統單側肋間胸腔鏡常受角度限制;若病灶廣泛(如延伸至雙側),需多孔甚至轉開胸。劍突下入路從胸骨下方中央進入,可天然取得「面對式」對稱視角,清楚辨識雙側膈神經、上腔靜脈與無名靜脈交界,利於完整切除。

奇美醫院胸腔外科主任蘇英傑醫師說明「劍突下內視鏡入路」手術方式,透過胸骨下方中央小切口進入胸腔,結合達文西系統執行胸腺腫瘤切除,降低病患術後疼痛並縮短恢復期。(圖/記者林怡孜攝) 奇美醫院胸腔外科主任蘇英傑醫師說明「劍突下內視鏡入路」手術方式,透過胸骨下方中央小切口進入胸腔,結合達文西系統執行胸腺腫瘤切除,降低病患術後疼痛並縮短恢復期。(圖/記者林怡孜攝)

蘇英傑醫師補充,如純粹以劍突下內視鏡操作,器械活動角度仍受胸骨與縱膈空間侷限;此時達文西系統的多關節機械臂可大幅改善操作死角,尤其在剝離胸腺上極、處理血管小分支或靠近心包區時更顯優勢。醫療會議紀錄顯示,團隊在臨床比較中觀察到:與傳統肋間胸腔鏡相比,劍突下+達文西組的術後止痛藥需求下降、部分病人拔管與活動時間提前,且肋間神經疼痛明顯減輕。 蘇英傑醫師說明,奇美醫院自2012年引進達文西系統以來,截至2025年6月底,胸腔外科已完成百例達文西輔助劍突下胸腺手術。初期病例手術時間略長,隨團隊熟練度提升已逐漸縮短;出血量低、住院日短是目前整體趨勢。院方也持續蒐集術後疼痛評分、活動力、回診影像與病理完整性等數據,以建立南部地區胸腺手術微創化的標準化流程。 蘇英傑醫師指出,胸腔手術的發展方向已不再僅比「切得多寡」,而是「精準、安全、恢復快」的整體病人經驗;劍突下微創搭配達文西即是朝此目標邁進的重要一步。

台南市中西區西門路二段307巷6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