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關鍵字

首頁關鍵字

首頁 /
生活 /
擺脫踝痛 重拾行動自由 人工踝關節置換術開啟無痛新人生

擺脫踝痛 重拾行動自由 人工踝關節置換術開啟無痛新人生

2025-03-25
記者 林怡孜 / 台南 報導

踝關節疼痛讓你舉步維艱嗎?全人工踝關節置換術成為解決長期踝關節退化與疼痛的新選擇。一名67歲男性因左腳踝長年疼痛,每一步都伴隨劇烈不適,影響日常行動與生活品質。經骨科主治醫師診斷為左踝退化性關節炎合併骨刺,由於病情已至末期,他選擇接受人工踝關節置換手術。半年後,他的步行能力顯著提升,疼痛問題大幅緩解,重新找回行動自由。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羅勝彬表示,翁患創傷性踝關節炎及骨刺,經過手術後問題已大幅緩解。 (圖/奇美醫院提供)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羅勝彬表示,翁患創傷性踝關節炎及骨刺,經過手術後問題已大幅緩解。 (圖/奇美醫院提供)

奇美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羅勝彬指出,造成踝關節炎的常見原因包括創傷性關節炎,其中約三分之二與踝關節骨折有關,另三分之一則與慢性韌帶不穩定相關。此外,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等疾病也可能導致關節退化。與其他關節相比,踝關節炎的病程進展快速,可能在10至20年內就惡化至末期,導致行動能力大幅下降。雖然踝關節炎的發生率僅約1%,遠低於膝關節與髖關節炎,但它影響的年齡層相對年輕,許多患者介於18至44歲之間。這些病患正值事業與家庭責任最重的階段,踝關節問題可能嚴重影響工作與生活。

針對末期踝關節炎,傳統治療方式主要有踝關節融合術與全人工踝關節置換術,兩者各有優勢。踝關節融合術:透過固定踝關節來消除疼痛,適合年輕或需從事重勞力工作的病患。然而,此手術可能導致鄰近關節負擔增加,加速其他關節退化,且步態可能改變,影響上下樓梯與行走的自然性。而全人工踝關節置換術:適用於年長或活動量較低的病患。此手術可保留踝關節的活動度,使步行更自然,並減少對鄰近關節的影響,提升整體行動靈活度。

全人工踝關節能夠保留關節活動度,使病人在行走時更加自然,減少對鄰近關節的負擔。(圖/奇美醫院提供) 全人工踝關節能夠保留關節活動度,使病人在行走時更加自然,減少對鄰近關節的負擔。(圖/奇美醫院提供)

根據國際醫學數據顯示,全人工踝關節置換的成功率逐年提升,已成為歐美常見的治療選項。自113年7月起,台灣健保也將人工踝關節置換術納入給付範圍,讓更多病患得以受惠。 羅勝彬醫師提醒,踝關節疼痛不應忍受,應及早就醫尋求專業評估。根據個人生活習慣、活動需求與關節狀況,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式。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全人工踝關節置換術已成為改善末期踝關節炎的重要選擇,幫助病患擺脫疼痛,重拾行動自由與生活品質。

台南市中西區西門路二段307巷6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