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關鍵字

首頁關鍵字

首頁 /
校園 /
崑山科大打通台日半導體人才通路 學生赴熊本台積供應鏈學年實習

崑山科大打通台日半導體人才通路 學生赴熊本台積供應鏈學年實習

2025-10-15
記者 張振興 / 臺南 報導

崑山科技大學透過教育部「學海築夢」計畫,首度帶領學生赴日本熊本台積(JASM)供應鏈企業,展開為期一學年的長期專業實習,實習採企業導師制與專題驗收並行,期滿即可銜接日本在地企業的預聘或正式聘用,完成留任手續,實現「學用合一、實習即就業」的國際人才培育路徑。

實習團隊於熊本實習合影。(圖/崑山科技大學 提供) 實習團隊於熊本實習合影。(圖/崑山科技大學 提供)

本批實習共有機械系、電機系、車電系與資工系等5名學生,至本年度8月4日暑期實習後接續學年實習直到115年7月31日,期滿後即可留任;他們乃依供應鏈需求設計輪調機制,在熊本廠區周邊之設備、材料與系統整合商內進行見習與上線,同時由崑山與企業共同開設「跨文化與商務日語」模組,透過產線情境會話、技術文件閱讀與會議簡報演練,確保學生能以日語融入當地生活與工作情境等日常工務。

崑大團隊拜訪熊本台積並與相關主管合影。(圖/崑山科技大學 提供) 崑大團隊拜訪熊本台積並與相關主管合影。(圖/崑山科技大學 提供)

工程學院江智偉院長說明,參與學生涵蓋機械系、電機系、車電系與資工系等跨域背景,實習主題聚焦於前段製程設備維保量測與可靠度驗(Metrology/Reliability)、製造執行系統(MES)與現場資料採集(Edge/IIoT)、等關鍵能力。以「台南—台積供應鏈—熊本」為軸線,將在地培育與國際實習串成一條可視化的人才走廊,透過「學海築夢」進入熊本 JASM 供應鏈,建立「實習—預聘—留任」直通機制。

副校長鐘俊顏率團至企業端(日本尼西電子)座談,關懷實習生學習近況。(圖/崑山科技大學 提供) 副校長鐘俊顏率團至企業端(日本尼西電子)座談,關懷實習生學習近況。(圖/崑山科技大學 提供)

近年來熊本JASM投產後,地方政府、高校與企業強化「產學研」協作,形塑半導體與先進製造的在地聚落,供應鏈對具跨文化溝通與現場解題能力的人才需求日益殷切,臺灣校院端亦陸續與熊本地區建立課程與交流專案,崑山科大長期深耕日本連結,除與在地單位合作辦理職場銜接與語言訓練,亦委請學校退休教師常駐日本協助實習輔導與生活關照,從簽證、住宿、安全到醫療諮詢皆有機制化作業,讓學生「專心學、安心住、放心做」。

為確保「學年制」的深度與完整性,工程學院在行前與返國兩端建立標準化歷程,包括行前完成廠商需求與基礎日語檢核;實習中以雙導師(企業+學校)評量滾動審視;返國後辦理專題審查與學分對應,並開放畢業專題延伸與專利、論文或技術移轉之後續支持。學校同時提供就業法規與職涯輔導,協助通過企業留任評估的學生完成在留資格申請與到職安排,打通「學分、專題、就業」三者間的轉換通路。

在人才培育策略上採「課證合一、類產線實作、產學共育、資源共享」四大原則,以產線情境專題作為整合載具與合作企業共建人才培訓社群,讓學生可在崑山與熊本之間形成循環式學習與職涯通道。未來工程學院將擴大學年實習梯次與領域,將持續納入車用電子、精密加工、設備製造、機台安裝與維修服務、系統整合驗證等場域,並逐步布局熊本以外之日本高科技聚落,建立多據點實習網絡。同時,將把熊本端的實務資料與案例完善「課程—實習—留任—回流」的循環機制,推進教學創新。

鐘俊顏副校長表示,這不是一次性的出國見習,而是一條可被追蹤、可被量化、可被複製的人才走廊,將持續讓每一位走上國際職場的學生,都能在履歷上留下清楚的指標與作品,而企業也能從實習中看見即戰力與潛力,縮短培訓期、降低不確定性、提高留任意願。此次以「學海築夢 × 熊本供應鏈學年實習」落實國際產學共育,從課程、實習到留任,打通台日半導體與車用電子相關產業的人才通道,擴大派赴熊本與日本其他高科技聚落之合作規模,讓更多學子以專業力與國際力,從崑山出發、在世界發光。

台南市中西區西門路二段307巷6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