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關鍵字

首頁關鍵字

首頁 /
生活 /
「生命之鏈入校園 瀕危生命獲搶救」 正心中學老師康復出院

「生命之鏈入校園 瀕危生命獲搶救」 正心中學老師康復出院

2025-04-24
記者 洪淑玉 / 雲林 報導

日前正心中學一名老師在校內突發心跳停止倒地不起,所幸師生迅速啟動急救機制,施以心肺復甦術(CPR)並使用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爭取寶貴的黃金救援時間。隨後在雲林縣消防局斗六分隊的專業救護,與臺大醫院雲林分院醫療團隊的全力搶救下,該名老師成功康復出院,展現了校園內緊急救命應變與在地急救系統的高效運作。臺大醫院雲林分院與正心中學於24日舉辦記者會,分享這起振奮人心的生命救援故事,再次驗證「生命之鏈」在心跳驟停救援中的關鍵作用。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馬惠明院長表示,「生命之鏈」涵蓋早期求救、早期CPR、早期電擊、高級生命支持及後續治療,每一環節的緊密銜接,都是提升存活率的關鍵。副院長江文莒也補充,心跳停止倒地後立刻接受到CPR,能讓病人維持腦部基本血流,這是事後能清醒的最大功臣。而盡快施與AED電擊,也很有機會重置心臟的正常跳動。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與正心中學於24日舉辦記者會,分享振奮人心的生命救援故事,再次驗證「生命之鏈」在心跳驟停救援中的關鍵作用。(臺大醫院雲林分院提供)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與正心中學於24日舉辦記者會,分享振奮人心的生命救援故事,再次驗證「生命之鏈」在心跳驟停救援中的關鍵作用。(臺大醫院雲林分院提供)

急診醫學部黃郁文醫師表示,正心中學師生在第一時間的緊急處置非常得當,該名老師隨後被送往臺大醫院雲林分院進行搶救,到院後恢復心跳呼吸。經檢查後確認為心肌梗塞,隨即安排由心臟科潘建廷醫師與楊紹祺醫師進行緊急心導管手術,術後送往加護病房觀察。隔日,該名老師已在加護病房清醒,經治療順利於3月25日康復出院。

心導管室楊紹祺主任表示,心肌梗塞為心臟冠狀動脈急性阻塞所致,若無及時處置,極易導致心律不整甚至猝死。本次個案能成功救回,關鍵在於校方即刻進行CPR並使用AED電擊,讓心臟在短時間內恢基本功能,並爭取到手術與後續治療的時間,以及心導室團隊迅速打通血管與支架置入,穩定該名老師生命狀況。

正心中學校長林佳慧表示,校方長期重視急救教育,師生在此次事件中的冷靜應對與正確操作,正是訓練成果的展現。許多目睹事發經過的學生表示當時非常害怕,看到老師被送上救護車時忍不住落淚,得知老師清醒後都非常高興,並努力為老師集氣祈福。未來學校將持續強化急救課程,並與政府及醫療單位合作,優化校園應變機制,確保在緊急時刻能迅速應對,保障師生安全。同時,學校將積極推動「生命之鏈」深入校園計畫,讓更多師生掌握急救技能,形成更堅實的校園安全網。

江文莒副院長也回顧,早在2018年雲林便有一名陳姓老先生於戶外法會中突發心跳停止,期間經志工施以CPR、消防隊執行ALS(高級救命術)及醫療團隊協力搶救長達60分鐘,仍然奇蹟康復清醒出院,顯示雲林地區自院前至院內的緊密急救體系已具國際水準。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與正心中學於24日舉辦記者會,分享振奮人心的生命救援故事,再次驗證「生命之鏈」在心跳驟停救援中的關鍵作用。(臺大醫院雲林分院提供)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與正心中學於24日舉辦記者會,分享振奮人心的生命救援故事,再次驗證「生命之鏈」在心跳驟停救援中的關鍵作用。(臺大醫院雲林分院提供)

雲林縣長張麗善記者會致意,感謝校方、醫療團隊及消防單位的即時應變,並表示將持續推動AED普及化,提升社區與校園的急救能力。她也特別肯定學校推廣「生命之鏈」教育,鼓勵各校將急救教育納入課程,使急救知識成為校園文化的一部分。 消防局林文山局長表示,未來將深化與醫療機構及學校的合作,擴大CPR與AED培訓,鼓勵更多人加入「生命之鏈」,確保即時救援不間斷挽回寶貴生命。

馬惠明院長表示,健全的急救體系是城市進步的象徵。本院作為雲林唯一的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將持續與縣府、消防局及衛生單位合作,提升急救品質與醫療量能。日前也錄製台語版的「成人心肺復甦術」短片,希望用鄉親最熟悉的語言,教導全民急救,期望緊急救護從「現場」開始,用「系統」來提升瀕危生命的存活率。正心中學老師及陳先生的成功案例,正是雲林「生命之鏈」發揮關鍵效益的最佳見證。

台南市中西區西門路二段307巷6號2樓